欢迎访问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8-03-26 17:44 来源:市政府办
字号:【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由常德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www.changde.gov.cn)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常德市政务公开办联系(通讯地址:常德市人民政府1号办公楼;邮政编码:415000;联系电话:0736—7256637;电子邮箱:cdzwgkb@163.com)。

一、概述

2017年,常德市政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7〕24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湖南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湘政办函〔2017〕44号)等文件精神,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公开平台,推进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优化政务服务,加强调度通报,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公开实效,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草案)》,并于1月12日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文号为:常办发〔2017〕3号)。市委书记周德睿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全面依法有序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曹立军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多次会议提及政务公开。在11月3日全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的法宝。你都没有公开,别人怎么监督你。只有公开,才有监督;只有公开,才有公正;只有公开,才有公信。现代社会一定要有主动公开、接受监督的意识。如果我们现在不主动公开,下一步就要被动地公开……什么事情只要公开了,有人监督了,就好办了。”在市长曹立军亲自过问和力推下,9月30日和11月9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市委群众工作部在全市主流媒体公开了各单位政务服务窗口电话,并于12月8日由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窗口电话接听工作的通知》(常政办函〔2017〕89号);10月27日,在《湖南日报》05版整版刊登了《关于公布常德市涉企收费项目清单的公告》;10月30日,在《常德日报》1版发表了关于政务公开的署名文章:《以公开优环境 以公开促公信 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凝聚力量》。市委副书记朱水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恢清,市委常委、副市长任晨,前后两任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务公开办主任周代惠、李正才等领导同志多次到市电子政务办、市政务中心和有关单位调度督导常德政府网站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   

(二)机制保障到位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曹立军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恢清,市委常委、副市长任晨,市政府秘书长李正才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等30余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市政府秘书长李正才兼任市政务公开办主任,市政府办副主任张智慧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市政府办政务公开科负责日常事务,政务公开科现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市直各行政单位和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也明确了分管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专干。市财政将政务公开工作经费纳入了预算。

(三)加强工作谋划市政府办印发了《2017年常德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常政办函〔2017〕41号),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五公开”(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和责任分解。要点体现了政务公开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民优质服务的工作方向。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并在网上公开。动态调整公开内容,对国土、环保、民政等依申请公开较为集中的部门政府信息,在进行自查清理的基础上,厘清公开与保密的边界,能够转为主动公开的均转为主动公开。 

(四)加强网站建设。政府网站是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为此,不断强化手段,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

1.强化督查整改。进一步规范普查的程序要求,明确从工作人员到分管领导,从部门子网站到门户网站的责任边界,强化了部门政府网站普查的工作责任和市县两级政府门户网站的主体责任。全年未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批评。2017年第一、二、四次全省政府网站抽查,我市政府网站合格率均为100%。针对第三次全省政府网站抽查中发现的我市文体广新局网站无法访问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查,系工作人员在上报纳入普查的网址时,在二级域名前(该网站为常德政府网站的二级页面)想当然添加www变成一级域名导致普查时访问死链;但网站本身没有死链,市民群众能够正常访问,未影响市民群众上网和办事。这一情况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进行了书面汇报说明,并已及时纠错。市政府对市文体广新局进行了问责,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年底绩效评估予以扣分。针对这一情况反映出来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培训,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2.强化常态监管。工作常态化,建立了周巡检、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网站普查工作一周一检查、一月一点评、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日常巡查和考核通报,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手段科学化,在人工检查的基础上,借助专业的政府网站普查监测系统巩固普查成效,每月对网站进行全面扫描和人工复核,并分月度和季度分别出具评测报告,督促问题整改。

3.强化规范整合。一是强化统筹地位。以《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发布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市本级政府网站统筹全市政府网站建设的地位,明确市县两级及市直部门政府网站建设的主体责任,增强市政府网站调度、指导、检查、考核的权威性。二是健全制度化体系。制定全市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制订完善了《常德政府网站重点栏目规范化建设方案》《常德政府网站信息发布规范》等文件,规范政府网站整体栏目搭建和信息发布标准。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严格审查各部门汇集政务信息,确保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真实、有效、规范。制定《常德政府网站内部管理规范》,强化网站内部岗位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完善全市工作督查考核指标体系,先后制订完善了《常德政府网站群常态化监测方案》《全市政府网站建设年度绩效考核办法》等,有效促进了政府网站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根据政府网站规范化建设要求,制定季度评测指标体系,促进政府网站建设的常态化、经常化、规范化。全年发布季度评测报告4期,通报问题单位10家。购买专业服务,有效解决政府网站建设体制机制、日常运维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常德政府网站与市网信办一道加强舆情管理,与市政务公开办一道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落实,与市长热线办一道督促市民网上诉求问题处理等。全市政府网站开设流程、名称、域名、徽标和网站迁移变更等进一步规范。

4.增强发布功能。信息发布方面,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协作,购买《常德日报》新闻资源,明确区县市及市直部门报送政务动态信息的责任,进一步丰富了政府网站内容,常德政府网站动态要闻类栏目日均发布政务信息40条以上,政务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得到了全面提升。加强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与建设,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制作专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作交通大会战、园区攻坚等专题8期。策划“大美常德”专栏,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外文版网站建设方面,对外文版网页进行了第三次改版设计,页面元素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页面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据第五届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测评结果,常德居全国地级市政府网英文版网页排名第22位,省内第2位。市县两级政府网站均设立了“政策解读”专栏,对党委政府重要举措、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解读。设立了市长信箱、常德论坛市民留言版块,互动交流踊跃。在线办事方面,积极推进新平台、新应用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集中公开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名录等信息,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准确一致。积极推进建设“我的常德”APP移动服务终端,进一步扩大全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5.落实集约共享。积极推进区县市及市直14家部门管理的副处级单位网站列入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计划,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已全部完成,政府网站实现了技术平台、安全防护、栏目架构、工作标准的统一,资源信息实现了共享共用。

6.强化安全防护。将政府网站群迁入常德云计算中心,采购了360安域防护系统,将政府网站群所有域名纳入了安域防护体系,极大提升了政府网站遭受外部恶意攻击的防护水平。在云中心和360安域的共同防护下,2017年常德政府网站在面临外部复杂的网络攻击环境下,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7.强化留言办理。优化常德政府网站市民留言版块功能,增加定向投诉咨询和盖戳功能,提高市民诉求的准确性与政府部门回应的及时性。在市民留言版块建立了市纪委举报入口,助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网友管理,取消特权网友头衔,推行论坛上网发帖实名制,利用约谈、禁言、注销帐号等方式,加强网友行为规范。建立市民网上诉求快速处理机制,市民通过常德论坛、市长信箱等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处理,全年共受理群众各类有效诉求6000余件,诉求办结率达到95%以上。

(五)加强考核督导市委、市政府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对市直单位和各区县市政府绩效评估范畴,市政务公开办印发了《2017年市直单位和区县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常政公开办函〔2017〕4号),对政务公开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细化。市政务公开办定期向市绩效考核办报送政务公开工作的动态情况,加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形势的分析研判。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电子政务办、市政务中心等单位多次到各区县市和市直单位调研、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1月13日至17日,11月20日至24日,分别到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督导检查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平时情况的掌握和调度督导,市政务公开办、市智慧办以情况通报的形式每季度对全市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普查进行通报,既肯定做得好的方面,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以正式文件点名通报到具体单位、具体问题,达到“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促进整改的目的。 

(六)健全制度规范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保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政策解读制度、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等基本制度已建立健全,并根据国家、省、市对政务公开新的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政务公开规范化水平,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七)加强教育培训市政务公开办建立了“常德政务公开”QQ群,设立了“文件政策规定”“工作安排部署”“研究探讨分析”“外地做法经验”“本市情况交流”等栏目,将国家、省、市各级与政务公开有关的政策规定信息编辑上传到群文件,已上传230余篇,基本上收录了目前仍有效力的政务公开几乎所有重要政策文件,方便各单位工作人员下载学习。同时,通过以会代训和组织专门培训强化业务能力提高。7月28日和8月22日,市政务公开办分别组织召开了市直单位和区县市政务公开座谈会,除了安排部署工作,还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分管负责人、具体经办人就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政务中心和便民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业务培训。10月10日,市政务公开办在市委党校开讲了政务公开课,各区县市也将政务公开列入了本区县市委党校授课科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政府网站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0165条,其中常德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34925条。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等公开外,围绕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明确的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进行了公开。

(一)主动公开范围和具体内容

1.减税降费信息公开情况。梳理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在财政门户网站和市非税局网站进行公示公开。先后取消、停征、暂停、降标、合并和扩大免征范围非税收入项目共计76项,其中取消18项,停征、暂停11项,降标38项,合并、扩大免征范围等9项。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合组织宣传国务院“1+4+6” 多项减税及“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开展纳税人学校活动宣传、走进企业园区开展专题讲座、在办税服务厅等重要办税场所发放资料手册等方式,重点抓好简并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的落实,覆盖减税政策“最后一公里”。按照“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制度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税企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积极向纳税人推送减税措施二维码。在办税服务厅摆放印有减税措施二维码图标的易拉宝,办税服务厅导税员主动引导纳税人扫描相应业务的二维码,帮助纳税人理解和使用二维码,确保减税措施不折不扣宣传到位。落实1.6L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全年共有27136台新增小排量乘用车车主分享8781.34万元的减税红包。

2.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情况。市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按月、分项目向社会公开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和形象进度情况。全年通过市发改委网站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信息30余条,在全市主要媒体刊发项目建设信息,开设了项目推进年专栏,刊发了芙蓉王现代新城、市民之家、湘雅常德医院、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沅江隧道、沅澧快速干线、大唐司马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动态及相关信息、重大项目调度情况、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情况、重点工程通报情况。省市主流媒体发布项目建设专栏、专版、专题信息300余条,其中在《常德日报》发布100余条,在《常德晚报》发布90余条,在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发布80余条。重点围绕抓投资、上项目,全市500大重点工程、300大前期项目、百大重点推进重点工程。定期编印《项目推进年工作通讯》,全年编印13期,每期300余份,定期通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动态进展、重大活动、情况通报、政策消息等。3月底编印了《2017年常德投资指南》,发布了150余个重大投资项目。5月发布了第二批引进战略投资者重大项目33个。9月修订了《2017年常德投资指南》,发布了134个重大投资项目,累计发放3000余册。9月中旬开展项目建设现场行活动,组织省市媒体记者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一线了解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组织了3次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组织媒体集中宣传,《常德日报》每次一个专版对开工项目进行集中宣传。制作《项目建设筑梦常德》《项目建设追梦新征程》等2部视频短片,通过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在省市两会期间黄金时段连续播放。

3.PPP项目信息公开情况。推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公开,及时在常德政府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全面公开PPP 项目库、专家库和咨询服务机构库等信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公开了市本级PPP项目基本概况、总投资、合作范围、社会资本采购方式等信息。全年市本级共储备PPP项目26个,已有东部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北部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等13个PPP项目进入项目采购阶段;已有皇木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6个PPP项目进入项目准备阶段。

4.“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情况。建立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清理部门权力事项、行政处罚事项、行政检查事项、行政监督事项、行政征收事项、行政确认事项,并为保留的行政权力逐一配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减少审批环节,规范行政裁量权,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减50%。及时将权力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网站、宣传栏、常德政府网站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简化办事程序,实行政务中心窗口一站式办结,非关键资料一律精简,能当即办理的现场办结。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行政审批,窗口事项办理纳入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办理,实时向社会公开。

5.国资国企信息公开情况。推进市属监管国有企业数据公开,每月8日前,各监管企业向市国资委上报财务快报,市国资委根据财务快报收集企业上月经济运行情况,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汇总审核后按规定程序公开。推进市属监管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结果公开,将考核结果在市国资委网站公布并反馈通报给企业,对考核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督促整改,提高了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认可度和影响力。推进市属监管国有企业统计评价信息公开,发布市属监管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情况年度结果。推进市属监管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公开,主要是国有产权交易、增资扩股项目的信息披露和结果公示、企业负责人重大变动情况、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情况等。

6.财税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围绕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工作,及时全面公开税收法规文件,积极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公开“营改增”相关政策、操作办法、改革进度及力度,并密切跟踪企业对政策落地的舆情反映,在市国税局网上主动公开税制体制改革类信息500余条,在常德政府网站设立“营改增”和税费优惠减免政策专栏,对“营改增”工作的政策文件、办理流程、改革进展和常见问题等内容进行主动公开,共公开政策文件信息400余条。宣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纳税人应享尽享,建立政策服务和跟踪问效机制,动态掌握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政策效果,及时辅导应享受未享受税收优惠及享受税收优惠不准确的小微企业更正申报信息。通过大厅向纳税人发放满意问卷,做实调查,把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作为纳税人学校的培新主题,紧密结合税制改革及政策变化情况,年内开展了8期大型纳税人学校活动。3月30日,开展电台直播活动进行“营改增”专题解读;5月24日,组织开展国税、银行、企业三方参与的“纳税信用系列宣讲”;7月26日,开展市长热线接访活动,在线直播深入推进政民互动,有效回复群众疑问,直接受理群众诉求。根据《预算法》及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按照《常德市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实现透明预算。在政府预决算公开方面,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均按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做到了全面及时公开。从2017年起,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公开了本部门的收支情况、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等,涉密部门按要求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并做好了细化预算编制工作。1月20日按要求在常德政府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公开了预算报告和附表,一并公开的还有转移支付、举借债务、“三公”经费汇总的相关情况说明。7月14日按要求向社会公开了决算报告和附表、预算绩效工作报告等。部门预决算公开方面,2月14日,市级所有201家预算单位(不含涉密单位)按要求统一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涉密单位同步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在专项资金公开方面,全年公开的专项资金由80项扩大到90项,公开的内容包括资金分配的指标文号、项目单位、项目内容和具体额度等。全面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率先在全省建立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并及时拓展了二期功能模块,依托“中国湖南政府采购网”实时发布政采信息,所有信息同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常德政府网—政府采购专栏”和“常德财政网—政府采购专栏”进行公开,充分扩大受众面。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政府采购信息外,全面公开采购信息,既包括招标公告、中标公告、成交结果,还有公开采购目录、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接受投诉的联系方式及投诉处理决定等,全市累计公开发布政府采购信息超过5万条。在财政投资评审公开方面,除及时公开投资评审有关政策文件、业务规章制度和评审流程等外,每季度定期公示公开一次预算项目、结算项目评审结果,将评审项目的送审、初审审减、复审审减金额等详细信息统一格式进行公开,方便公众监督。全年市本级共公开521个预算、结算项目评审报告,包括项目概况、评审依据、评审范围、评审程序、审核中的有关问题及说明、评审结论等详细信息。

7.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信息公开情况。发布了常德市产业立市工业引领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实施路径、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组织架构等入手,为工业经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为“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发布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方案,对照年度发展目标,挖掘增长点、培植新动能,将指标任务核算到企业、到区县、到园区。建立了工业经济调度信息公开,以区县、园区、重点企业为方阵,对月度经济运行数据调度分析、环比同比、预测预警,反映全市工业经济动态业态、产业园区特点亮点、各地产值增加值增长增速、重点项目进展进度。

8.化解过剩产能信息公开情况。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情况,对我市淘汰的落后立窑水泥产能228.4万吨、造纸5.3万吨、制革3.2万标张、印染5500万米等情况进行了公布。对桃源工业集中区建成湖南省铝循环再生产业园,安乡县鲸港生态工业园获评湖南省“生态经济十佳示范案例”等典型,在网站进行了公布,鼓励企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开展了工业领域节水、节能等政策公布宣传。

9.扶贫救助信息公开情况。开设“常德扶贫”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2489条,订阅人数3518人;开设“常德扶贫”微博,发布信息423条,关注人数103人。通过一村一图(即每个贫困村挂《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图》)、一干部一册(即每名扶贫干部一本脱贫攻坚工作手册)、一贫困户一书一清单(即每个贫困户一本《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一份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清单),组织驻村后盾单位主要领导赴贫困村上党课、开展扶贫微宣讲、组织扶贫政策知识考试等活动,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紧扣精准到村到户,全面实行“建三档、挂五图”,全市所有贫困村都挂好了政策宣传、脱贫规划、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等五张图,加强扶贫工作项目计划、工程进度等重要信息公开。广泛开展《扶贫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结合全国“扶贫日”,全市编发宣传手册2万多本,印发宣传资料3万多份,张贴横幅标语1万多条。加强特困人员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等民生信息的信息公开与政策解读工作,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知晓了相关政策信息。在全市开展的“精准扶贫 点燃希望”活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民政助学这一惠民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加大公开力度,进一步做好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工作,让困难群众知晓政策、得到保障。

10.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市环保局网站增加了“环保重点信息公开”“企业自行监测发布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等栏目版块,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设置了“中央环保督察专栏”,及时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公示。开设了“常德环保”微信公众号平台,拓宽了公众互动的渠道,增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时效性。通过12369环保热线接收咨询投诉1217件,全部有效处置并积极反馈。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主题,6月5日《常德日报》头版刊发了市委书记周德睿的署名文章《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常德》。组织开展环保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五进”活动,在市城区工地围挡张贴大环保宣传标语。举办了《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市民读本首发仪式,印发市民读本3500多册。在各大高校组织了环保志愿者招募活动,6月、9月、10月组织了3次环保志愿者活动,为环保工作凝聚社会力量。加大重点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发布常德市环境质量月报12期、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12期、环境状况公报1期;公开环评审批公示40件,竣工环保验收公示18件;每季度定期公开38家国控企业监督性监测结果,全年公布监督性监测结果99条;公布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基本环保信息等环境污染源信息25条,公布了市本级77家企业排污申报以及排污收费信息;公布污染防治方面信息56条,全文公开环保行政处罚决定书32件,环保违规单位整改信息25条。

11.教育领域信息公开情况。为了不断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市教育局加大了对学校的收费行为重点监督,实行收费公开制度,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项治理,不断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接到群众举报的次数明显下降。深入开展查处以违规征订教辅资料、教师违规补课为重点的“两个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5起,问责26人,有力地整肃了教育行风。全市共建立了15个阳光教育服务中心,设立了323个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站点,专门受理群众来访投诉,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事项1017件次。为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和招生公平,进一步落实义务阶段招生政策、招生范围、入学条件、招生程序、招生计划、招生结果“六公开”制度,制定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区域划分和入学政策宣传单,对招生入学信息第一时间在常德政府网、常德教育网、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布。大力整治中职招生秩序,将中职招生完成情况纳入区县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全市中职招生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宣传、统一录取,买卖生源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投诉大幅减少。为全面组织实施好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在网站、报纸建立专栏对民生工程信息进行公开,及时将相关信息向全社会公布。将县域义务教育督导情况、全面“改薄”情况、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情况进行了及时公开,特别是将教育资助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重点加强了中职学生扶困助学政策、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对特困大学生资助路费等民生工程宣传。将主要政策措施、办事流程、审批程序、补助标准等广泛向群众宣传解释。补助救助资金发放前,将享受对象和标准进行公示,接受监督;资金发放时,及时将发放的信息向社会公布。我市精准助学经验被中央教育电视台专题访谈推介。

12.卫生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全面公开卫生计生行政审批信息,积极清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并可在线查询有关审批事项受理、进展和结果信息。全年公布卫生行政许可事项30多件、计生“两非”和卫生领域违法案件25件。及时处置紧急重大卫生计生舆情,及时公布芷兰嘉树学校肺结核疫情集中爆发的调查情况,消除了群众的恐慌。突出抓好卫生三年攻坚项目建设、中央补助地方和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等重点信息公开。就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计划生育新政通过新闻发布会、入户宣讲等形式,加深了群众对计划生育新政的认识和理解。把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医院和乡村基层组织延伸,加强了对医院院务公开的督促指导,全市各医疗单位在门诊收费处悬挂了由物价部门监制的价格公布牌,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门诊电脑收费显示费用的数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查询;全市各医疗单位全面实施了每天派发或公布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度,转变了过去医疗收费“暗箱”操作,促进了医疗收费公开透明。各医院通过户外传媒、微信公众号对医院名医专家及其专长进行了推介,方便了群众就诊。乡村基层组织均设立了卫生计生工作公开栏,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将建档立卡健康扶贫对象名单、医疗救助等情况进行公示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13.食药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加强日常监管信息公开,全年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50余家,对145家企业检查出问题情况进行了网上公示。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在常德政府网站、市食药监管局官网、《常德日报》、尚一网公示食品监督抽检信息11期,公布抽检食品信息2842批次,其中合格食品2715批次,不合格食品117批次。推进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全市共查处“三品一械”违法一般程序案件193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9.4%,查处案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食品药品稽查工作考评全省第一。市局网站公开“三品一械”行政许可信息246件,全文公开“三品一械”行政处罚决定书51份,公开监督检查(含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双随机”抽查)信息31条。发布撤销药品GSP认证证书公告3期共15家。

14.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信息公开情况。通过房地产信息网、《常德房地产信息》(每月1期)等平台,及时公开商品房预售信息、商品房销售和价格信息,促进信息对等。设置商品房预售公示专栏,对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商品房预售方案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开发单位、项目建设进度、预售面积、套数、销售顾问、预售申报价格等详细信息,以方便购房者了解项目信息,放心买房。全年公示商品房预售许可信息651条。根据市城区房地产市场情况,在《常德日报》刊登整版专访《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降低市场预期,引导市民理性购房,稳定住房价格。党的十九大期间,在《常德日报》跨版刊登专访《人民对美好居住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进行专题报道,宣传政策,展示成绩。公开棚改有关政策文件和棚改计划,每月发布棚改战报,在棚改征收范围内公开棚改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补偿方案、补助奖励政策和标准、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标准和分户补偿信息等情况。加强物业信息公开,督导市城区200多个物业小区向所服务的小区居民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相关情况,并统一了公示栏。

15.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情况。围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黑名单、事故警示与灾害预警、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公开,发布各类信息1400条,其中政务公开信息200余条,市县安监工作动态800余条,安监文件通知、通知公告、事故信息等信息300余条。

(二)主动公开渠道

本市已形成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档案馆、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市县乡村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完美社区)等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

1.政府网站。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设置了“常德资讯”“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招商引资”等栏目,与市直单位、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网站建立了链接,增强了全文检索功能,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2.政府公报。《常德市人民政府公报》全年编印12期,免费发放给档案馆、图书馆、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县市政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在常的国家、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期发放量3000份。各区县市政府也编印了政府公报,公布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报刊和广播电视。各级各有关单位通过报刊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时发布最新政策信息,做好政策解读,方便公众获取最新政策资讯。

4.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各级各单位注重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市本级共建立了123个政务微信公众号,32个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97个个人和非公经济组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较大的有“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发布”“常德全媒”“常德融媒”“常德人民广播电台”“常德晚报”“尚一网”“常德交警”“常德安监” “常德V青年”等。

5.公告公示栏。通过单位橱窗、村(居)务公开栏,公布公示各类政策和便民服务信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村务公开栏工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17〕92号)要求,加强了对村务公开栏规范建设工作,从12月18日起,《常德日报》还设立了“规范村务公开栏在行动”专栏,报道各地推进村务公开栏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动态。全市村务公开栏按照省里关于制作样式、规格、材质和内容保障、更新频率等方面的要求,均已进行了规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在市、县两级政府网站设立了依申请公开专栏,上传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开通了现场申请、信函和电子邮件申请等渠道,明确了受理机构、程序、办理时限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关于取消“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的精神,更新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取消了表格中申请减免费用一栏。针对一些单位对依申请公开件的答复过于随意,主观结论比较多,法理依据不充分,导致答复令申请人不满意,甚至申请人由此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细化政务公开制度,规范依申请公开件的办理,2月10日,市政务公开办印发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参考文本》(常政公开办函〔2017〕2号),供各单位参照执行。全市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83件,其中:市政府(含市政府办、市政务公开办)受理11件,市直其他单位受理97件,区县市受理175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案件共2件,涉及市交通运输局、常德经开区市政处,均因未在法定期限内答复被判决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本年度由市人民政府审理的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共8件,涉及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支队、市食药监管局、石门县政府、澧县政府等7家单位,4件维持原行政行为,1件驳回行政复议申请,3件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五、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市、县两级财政均将政务公开纳入了预算管理。其中,市财政2017年下达给市政务公开办政务公开专项工作经费8.4万元。

全市全年用于政府信息公开添置电脑、触摸屏等设备和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等费用252万元。

落实财税〔2017〕20号文件关于取消“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的精神,本年度没有产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收费。

六、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务服务。

1.推进政务大厅建设。常德市民之家主体工程完工,政务中心面积1.8万平方米,2018年可正式入驻。按照政务大厅之外无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全覆盖的要求,拟定了进驻初步方案。

2.强化政务大厅管理。市政务中心建立了月通报、季讲评、年度总评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出台了窗口服务规范,实施了现场定置管理,加强了对窗口管理的社会监督。修订出台了《常德市政务中心窗口考核办法》,印发了市政务中心《文明窗口百日竞赛活动方案》,建立了楼层值班长工作制度,与窗口签订了文明创建承诺书,进一步加强规范了窗口日常管理。未出现不符合进驻要求和条件的单位、中介机构进驻大厅的情况。

3.落实项目进驻要求。涉建、涉企、涉民审批、登记、办证事项全面进驻,窗口提供政务服务事项351项。涉及基本建设领域的单位有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等15家;涉及企业登记的单位有市工商局、市商务局等5家;涉及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单位有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18家;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有常德电业局、市自来水公司等6家;委托窗口单位有市粮食局、市国资委、市文物局等11家。

4.持续推进审批改革。全面推行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内部相对集中,实施“两集中三到位”改革,取得了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增强现场办理、稳定窗口队伍多方面综合效应。同时,立足便民利企,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助力,推行了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核准)制度、基本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基本建设领域非税收入统一征收、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度等。全年开展联合验收项目76个,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11次。在窗口推行了市场主体登记“20证合一”、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改革,方便了企业办事。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照湖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技术指南,与常德智投公司共同编制了《常德市网上政务大厅(一期)建设方案》。该方案在审批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运行,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平台统一,完成了方案的技术评审。11下旬,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事项管理系统组织了业务培训。按照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要求,对政务服务事项名称、实施机关、设立依据、收费标准、办事流程、申请材料、下载表格、示范模板等政务服务信息在网上大厅全面公开,在实体大厅印制了办事指南予以公开。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6〕23号)和《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项目承接落实,拟定了承接上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其中,调整更名权力事项11项,新增权力事项3项,取消权力事项5项。2017年对第一批权力清单之外市保密局、市地震局、市事业单位登记局等5家部门开展了清理审核,最终确定行政权力20项,相比部门上报的权力事项52项,精简比例高达57.6%,做到了市政府权力事项360度“无死角”,一张清单全覆盖。印发了《关于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的实施方案》《常德市行政许可事项编码管理办法》《常德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等5个文件。完成了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录入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工作,实现了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市县两级共有379个部门的5799个项目进入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实现了部门、项目、流程全覆盖。本年度全市累计网上办件29.32万件,其中市本级4.78万件(不含软件接口交换的数据),办结率为99%以上。4月1日,我市共享平台基本建成并通过验收,平台已整合共享市直、中央和省驻常单位共计56家单位的数据,发布上线数据目录1025个,归集20亿条业务数据,支撑了如“我的常德”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平台、信用信息平台、综合治税、不动产登记、低收入家庭认定等14个跨部门重点应用。分两期举办了56个单位参加的数据共享培训班,与所有单位均签订了《数据共享责任状》和《数据共享协议书》,搭建运用日常工作联系平台(微信群、短信平台);年中岁末发布2期《数据共享情况通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修正整改数据质量问题。依托共享平台组织开发电子证照市级平台,提供电子证照目录注册、数据采集与加工、证照生成、证照维护、提供电子证照公众服务接口、提供移动电子证照、电子证照公众门户等功能。促进电子证照全网络、全流程的受理、验证、审批、管理与应用,实现行政审批全程证照电子化服务,为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打基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政务中心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底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要全面建成运行。7月,市政府召开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流动现场会。10月,市政务中心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的督导调研。安乡、汉寿、桃源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纳入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新建并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并按新的模式开始运行。

(三)加强热线工作。12月21日,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市长热线关于依托12345服务平台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投诉举报平台的情况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曹立军自上任以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窗口热线电话集中公示,市政府办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窗口电话接听工作,市政府督查室对热线接听情况开展不定期督查,对督查中发现和群众举报的电话无人接听或服务不到位的单位一律曝光、予以问责。目前,市长热线办公大厅电话可与14个区县市政府(管委会)、338个市直和企事业单位热线直连,可实现自动受理、同步存储、随即交办、及时反馈。11月,我市12345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系统全面更新上线使用,实现了移动手机APP掌上服务功能全面使用。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托12345服务平台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投诉举报平台的意见》(湘政办发〔2017〕21号)精神,在整合了12333社保、12318文化、7262110环保、7722110公用事业等14条部门热线后,市长热线又增加进驻了12385残联热线,增设了3—5条社会保障求助线路,其中12345社会求助服务、7717361运管、7262110环保等热线24小时全年无休,随时接听市民来电。将市城区四区平台并入市里平台,全年市长热线综合受理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件107434件,其中12345热线电话受理97210个,市长信箱受理1101件,市民留言受理9123件。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市长热线”栏目参加常德人民广播电台(FM105.6)直播、微信直播接话接访活动,共72家单位、560人参与,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8%。按诉求类型统计,投诉类56665件,咨询类32902件,求助类9562件,建议类4845件,其他类3460件。与《常德民生报》合办“市长热线”专版,每周五推出一整版市长热线受理问题答复、单位主要负责人接线访谈活动情况,全年推出了50多个版面。 

(四)加强政策解读一是建立政策解读制度。落实国办、省办对政策解读新的要求,对所有规范性文件和其他重要政策文件都要进行解读,并从公文办理环节着手,把好解读关。《2017年常德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主动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督促落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常政办函〔2016〕60号)文件精神,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解读范围、规范解读内容、丰富解读形式、落实责任主体、做好报批备案、把握发布时限、拓宽发布渠道、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培训督导等10个方面规范做好政策解读。市政府办负责公文审核的秘书一科对拟办的政策性文件,要求解读方案和文件草案一同报批;各部门自行制定印发的规范性文件也要进行解读,到市法制办编制登记号时,需提交解读方案方可获批登记。二是把握政策解读时限。牢牢把握政策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发布解读材料这一时限,解读材料均在规定时间内公开。三是创新政策解读形式。除了用文本进行解读,《常德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还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图解,使解读更加生动直观。《常德市城市桥梁管理办法》《常德市关于进一步降费减负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则采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进行了解读。四是拓宽政策解读渠道。常德政府网站、常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访谈节目,邀请各单位就相关政策情况进行专题解读。鼎城区政务公开办、区政府网站、区广播电视台开通《阳光政务》节目,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0:00由相关职能部门就政务公开与市民听众交流互动,星期一至星期四进行政策解读,星期五进行嘉宾访谈。同时,发挥新媒体平台解读获取信息便捷的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信息和解读文章。五是市领导、相关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解读。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和重大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解读,宣讲政策,传递权威信息。12月25日《常德日报》第3版整版刊登了市委书记周德睿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精神的解读。市政府对每次常务会议,均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解读,生动展现了会议内容。市发改委主任刘凡荣通过常德人民广播电台对常德铁路建设规划进行了解读,在线回答了市民听众的问题。市人社局局长马业文在7月5日《常德日报》就社保一卡通发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解读,市农委主任李百艳在6月4日《常德日报》就贯彻施行《农药管理条例》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解读,市旅游外侨局局长伍彩霞在3月1日《常德晚报》就2017年常德旅游的“小目标”和“大亮点”进行了解读,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邱兵泉在11月1日《常德日报》就酒驾一律公示工作进行了解读。市住建局行政许可办主任杨正杰在7月18日《常德日报》就建筑业农民工必备工伤保险知识进行解读,市电子政务办在7月6日《常德日报》就《常德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市城镇带动办在2月16日《常德日报》就《常德市城镇带动大会战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在5月24日《常德日报》就智能电表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等等。 

(五)积极回应关切。一是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落实利益相关方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每次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市政府都邀请2名普通市民、1名咨询专家、1名法律顾问、3名人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列席。全年共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2次,常务会议11次,邀请列席人员121人。加强建议提案办理回复公开力度,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外,做到了全文公开或摘要公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决策事项,一律要求召开听证会,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2017年,由市法制办牵头,就《常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规定》、网约车发展、武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一批重大事项,举办了4场听证会。二是妥善处理重大舆情。市委网信办、市政府新闻办和各有关单位加强了对重要政务舆情和社会关切的回应,通过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消除了市民猜测与疑惑。重点引导和处置了常德市重污染天气、4.20常张高速车祸、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坠楼身亡、公交车拒载老人、5.16临澧县黑火药加工厂爆炸事故、武陵区金桥市场火灾、鼎城红云街道民房火灾、鼎城长茅岭中学学生溺亡等舆情突发事件。三是夯实平台基础。2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市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微博微信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常政新发〔2017〕1号),要求市县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全市副处级以上单位都要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加强“双微”建设,构建“媒体+政务+自媒体”微博微信宣传矩阵,对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项目信息进行集中推送和主动发声,是要把握舆论主导权,不被一些传播小消息的自媒体抢了“话筒”,而是要让真相跑赢传言,让老百姓通过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更权威的信息。四是加大整治力度。依法对 “常德微生活”等6家涉嫌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微信公众号负责人进行约谈,中央网信办给予了专题推介。

(六)推进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42号)精神,我市武陵区被列为此次试点单位。市区两级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赴浙江义乌、湖北荆门、安徽亳州和长沙市浏阳市、芙蓉区、宁乡市等省内外政务中心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武陵区的实际,经过多次研究讨论,确定了试点方案,于10月13日经武陵区政府2017年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武陵区采取了服务外包的形式,委托省标准化协会负责建设,计划通过“一年建设、两年完善”,建立全套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实现全流程权力公开,全过程服务公开,全要素事项公开,全渠道信息获取,全方位监督评价的目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一是建立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建设以“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办就好”为目标的标准体系。目前已完成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第一期建设,确定标准体系包含“通用基础标准”“政务公开事项清单标准”“政务公开工作标准”“政务公开服务标准”“政务公开场所及平台建设标准”“政务公开监督检查评价标准”。所含标准总数将达到500多项,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二是梳理标准化事项。对承担的就业创业、户籍管理、城市综合执法这3项试点任务所涉及的事项进行目录化梳理,包含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8项行政许可事项、15项公共服务事项资料基本完善,行政处罚等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标准化模板正在探索中。三是规范工作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为实现标准可动态调整的要求,在事项梳理工作中,引入事项梳理系统,系统提供事项编码管理、目录管理、事项梳理等功能,实现事项要素远程填报、部门协同审查、内容动态调整、表格按需导出。四是依托平台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标准,依托现有智慧城管系统及城市管理网格化路段包片管理制,打造城市综合执法武陵标准。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依托武陵区芙蓉街道现有创业资源及地理位置临近大学城优势,结合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打造就业创业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点。政务服务网格员代办标准,依托武陵区现有的500人网格员团队,应用政务服务代办标准,实现政务服务上门代办标准化。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信息更新每天都在发生,涉及面广,完全避免差错和瑕疵很不容易,主动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不实用和依申请公开答复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仍然部分存在。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对各单位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定期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到位;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对政府网站普查的要求,加强网站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网站存在的“四不”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以2018年即将投入使用的常德市民中心为依托,完善政务大厅功能,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增强窗口直接办事能力,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完善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功能,增强网上查阅、咨询、申报、审批、办事功能,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