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

字号:【

CDCR—2023—00007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和中央、省驻常有关单位:

  现将《常德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25日


常德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常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2〕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适应常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到2035年,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更加深入,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气象基础能力和水平

    1.提高气象监测精密能力。科学实施气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快推动常德新一代CINRAD/SB型天气雷达升级换型、技术标准统一和双偏振升级改造,实现天气雷达高速采样和多模式观测;将全市现有单要素、双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换代为四要素、六要素站,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和重点村多要素区域站全覆盖,同时购置10套便携式自动站,提高应急保障监测能力;实施江北城区3km×3km雨洪监测站网建设;高标准建设桃源国家气象观测站和石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站;布设由微波辐射计、L波段风廓线雷达、毫米波雷达组成的地基遥感垂直廓线集成系统。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和监督协调。(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2.提高天气预报精准水平。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发展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火灾、干旱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发展区域数值模式释用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形成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提升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协同、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平台。逐步形成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市气候异常的“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3.提高气象服务精细程度。充分依托数字政府系统资源,夯实气象服务基础支撑,构建智慧气象服务新业态。科学分析决策气象服务需求,按需提供差异化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围绕人民群众多元化气象服务需求,提升气象服务融入公众智慧生活的能力,实现气象预警、气象预报、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产品等精准高效主动推送。完善气象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多主体提供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服务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气象保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行政审批局)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将市县两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持续做好“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高级别气象预警、警报应急叫应机制,以及面向高级别预警信息的停工停课停运等依法依规触发机制和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健全气象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要涉灾部门日常会商研判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编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与责任人名录库,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5.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每十年组织一次全市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推进普查及区划成果在重大规划编制、城乡建设、灾害评估等方面的运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市县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建设以常德太阳山国家天气雷达站、花山国家气象观测站、常德市气象台、常德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依托的气象科普知识展厅,引入智能机器人讲解,逐步建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增强市民气象科学素质和防御气象灾害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

  6.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快推进各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对接,实现相互衔接、运行稳定、快速发布,推动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和质量。(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文旅广体局)

  (三)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7.推动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提升粮食、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和产量预报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针对优质稻米、烟叶、柑橘、葡萄、油茶等特色作物,提高直通式、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重点建设鼎城区、桃源县油茶气象服务基地和常德优质稻米、石门柑橘气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全覆盖气象服务。做好“一县一特”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与品牌宣传。(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

  8.实施“气象+”赋能行动。强化全市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加强交通气象监测网运维与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桃花源、柳叶湖、壶瓶山、城头山等国家3A级以上景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基础设施,强化旅游适宜性与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推动全市“天然氧吧”“季节性旅游目的地”“气候宜居地”创建。(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文旅广体局、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9.深化生态文明气象支撑。落实《常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建设好我市首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完成常德大气成分站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加强生态气象遥感应用。加强高分卫星高温热点监测运用,提高森林火灾、秸秆焚烧的监测警报能力。加强边界垂直大气监测资料运用,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的预见性、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提高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

  10.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抗旱救灾、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大气污染防治、重大活动保障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科学调整优化市、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增加固定标准化作业点和移动规范作业点建设,实施作业装备升级改造,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实现装备弹药运输、贮存物联网监控全覆盖。推进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常德基地建设,实现桃花源机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停驻、起降,提高全市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与频次,协调开展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综合效益评估。(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桃花源机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统筹做好资金、项目、用地等保障工作,完善配套措施,合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深化局地合作,落实落细局地合作各项重点任务,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二)加强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宣传贯彻与实施,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发布和传播气象信息。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标准化应用。

  (三)加强投入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现代化装备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等的投入。落实气象业务发展经费,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清单,确定项目资金需求,分级落实资金来源。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抄送:市委各部门,常德军分区。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监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市委。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0月25日印发